苹果引领触觉反馈潮流
苹果公司对触觉反馈技术非常看重。在iPhone 7/7 Plus、iPhone 8/8 Plus和iPhone X等手机中,苹果公司不断加大了Taptic Engine的尺寸,增强了震动力度。当用户轻触固态Home键时(iPhone X除外),能感受到类似实体按键的触感。这种设计使得iPhone的震动体验独具特色,多年来不断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,成为了业界的典范。
触觉反馈难以用数字来描述,需亲身体验方能领会。正因如此,其推广遭遇了困难。长期以来,其他手机制造商难以模仿 iPhone 的使用感受。直到魅族发布了 mEngine,这一状况才有了改观。
触觉反馈的传播困境
触觉反馈不能像电池电量或相机设置那样,直接用数据来一目了然地展示。用户必须亲自感受,才能评价其优劣。正因这样,它的普及之路相对艰难。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,在购买之前,他们对触觉反馈的了解往往很有限。
大家对iPhone的震动效果评价很高,但触觉反馈难以衡量且推广困难,所以其他手机制造商不愿意在此领域轻易投入研发资金。他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能通过数据直观展示的指标,因此不自觉地忽略了触觉反馈这一重要领域。
魅族 mEngine 的硬件选择
魅族15系列追求卓越的触感体验,选用了类似iPhone Taptic Engine的线性谐振马达——mEngine。在安卓手机市场,这种马达并不罕见,众多中高端机型,比如三星的Galaxy S9、一加的5T,还有部分千元机,如魅蓝S6,也都采用了这一技术。
多数安卓手机普遍采用Z轴振动线性马达,其使用感受胜过转子马达。但与Taptic Engine相比,两者间的差距相当显著。而魅族15系列却采用了类似iPhone的XY轴线性马达,虽然体积有所增加,但性能更为优越,为出色的触觉反馈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。
硬件体积的优势体现
查看IT168的拆解图后,我们注意到魅族15的mEngine物理体积相当大,和Taptic Engine差不多,比一般的线性马达要大得多。体积变大后,它能够容纳更复杂的零件,并且能产生更强烈的震动效果。
魅族15系列在振动强度和细致度上均有充足保障。其硬件优势使得触觉反馈效果与iPhone相当,在众多安卓手机中显得特别突出。
硬件与调度的完美配合
好的硬件只是起点,要使横向线性马达表现更佳,合理规划工作流程至关重要。魅族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,通过改进软件算法,确保 mEngine 对各种操作能实现快速且精确的反馈。
魅族mEngine的震动表现明显超越同期的其他Android手机,几乎能与iPhone 8/8 Plus/X上的最新Taptic Engine相媲美。按键震动细腻,系统提示音的震动也逼真。
魅族 mEngine 的小遗憾与亮点
魅族mEngine的性能还算不错,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。魅族15和15 Plus的屏幕没有压感功能,所以不能像iPhone那样通过触觉反馈和多层压感屏幕来执行3D Touch操作。尽管如此,它在安卓系统中的表现依然很出色。
魅族未采纳更佳的触觉反馈方案,却持续投入研发力量,旨在安卓系统内打造出卓越的、堪比同期iPhone的振动效果。这种做法展现了魅族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坚定追求和创新精神。
魅族mEngine能否在未来完全胜过iPhone的Taptic Engine?若您认为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,不妨给个赞,并帮忙分享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