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浮沉
成龙在罗维的指导下成绩平平,不过到了1978年,他和袁和平合作的电影《蛇形刁手》与《醉拳》颇受欢迎,使他迅速走红。尤其是《醉拳》 https://www.idccc.cn,在香港票房上仅次于《卖身契》,位居第二。这部电影让成龙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动作片演员,他在香港电影界的地位也因此日益显著。
加盟嘉禾初成巨星
1980年,成龙加入了嘉禾公司。他独自完成了编剧、导演和主演的工作。他的作品《师弟出马》不仅成为了香港当年的票房冠军,还打破了香港电影票房的新高,达到了1000万港元。同年下半年,他主演的《杀手壕》票房也相当可观,达到了578万港元,名列年度票房第三位。凭借这两部作品,成龙迅速崭露头角,很快在香港影坛成为票房号召力极强的明星,他的地位在香港愈发稳固。
嘉禾国际布局尝试
自70年代起,嘉禾便怀揣着让明星名扬四海的志向。1973年,他们携手华纳影业,推出了《龙争虎斗》,该片成功走向了全球。1979年,成龙加入嘉禾,公司老板邹文怀宣布斥资6000万美元,打算制作六部由国际巨星主演的大片,《杀手壕》标志着这一宏伟计划的启动。成龙当时在国际上尚不广为人知,为了确保电影能在美国全境拍摄,嘉禾公司不得不作出较大的让步,丧失了多项自主权。
好莱坞首次受挫
在拍摄《杀手壕》时,成龙和嘉禾行事十分低调。电影的导演和剪辑都由美国人担当,就连武术指导也得遵照外国人的指令。他们虽想拓展海外市场,但这次进军好莱坞的尝试却以失利告终,未能在国际影坛上站稳脚跟。
港片鼎盛再探好莱坞
1985年,成龙带着更加坚定的决心,携手嘉禾公司重返好莱坞。在那次,他全情投入到了警匪电影《威龙猛探》的拍摄。在这部电影里,不仅有香港演员成龙和叶倩文等人的参与,而且成龙还获得了剪辑方面的特别授权。过去一年,香港影坛多部佳作如《福星高照》、《夏日福星》、《僵尸先生》、《警察故事》等,票房表现十分抢眼。但《威龙猛探》欲闯好莱坞的尝试,却未能达成预期,最终以失败告终。
《警察故事》灵感来源
尽管《威龙猛探》表现不尽如人意,成龙却并非一无所获。他在影片中找到了拍摄警察题材电影的灵感。随后,他迅速拍摄了《警察故事》三部曲。这些作品的影响力从香港扩散到整个东南亚。而且,成龙凭借这一系列作品获得了首个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,这也为他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。
最终借助《红番区》成功
1995年,成龙第五次向好莱坞发起挑战。他通过《红番区》成功踏入好莱坞,正式融入了美国电影市场的中心。自那时起,他变成了全球知名巨星。紧接着的《尖峰时刻》等好莱坞作品,又为他打开了新的天地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关键因素,使得成龙在好莱坞大获成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