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贸易战下美元信用链式崩塌之货币冲击及相关情况

“对等关税”引发贸易地震

2025年4月3日,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“对等关税”。此次涉及贸易额高达3.6万亿美元。《金融时报》称这是自1930年《斯姆特 - 霍利关税法》以来最具破坏力的贸易政策。这一政策像颗重磅炸弹。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激起千层浪。让各国贸易关系陡然紧张起来。

美国大力推行“对等关税”,目的主要是保护本国产业,同时减少贸易逆差。然而,这种单方面贸易保护措施,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强烈不满,还会招致反制,极有可能引发全球贸易战,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。

美国贸易逆差现状

据美国商务部数据,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达1.06万亿美元。其储蓄率仅3.2%。美国有“借债消费”模式。这种模式让美国长期依赖全球美元循环。巨额贸易逆差说明美国经济结构不合理。国内生产满足不了消费需求。只能靠进口解决

美国储蓄率低,致使其面对经济风险时更为脆弱。大量进口和消费需持续资金支持,美国只能借助发行国债等方式从其他国家借钱,这不但进一步加重了美国债务负担,还为美元霸权埋下隐患。

“数字美元”困境重重

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任度降低了

新兴市场更看好人民币数字钱包。比如中国的“航贸跨链货币桥”,实现了31万元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。“数字美元”想在全球推行,会面临巨大挑战。

人民币表现亮眼

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表明,2024年全球央行数字货币跨境交易中,人民币占比达34%。这一占比远超美元,美元占比为12%。这意味着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地位持续提升。中国与沙特签署协议,未来5年,沙特25%的石油贸易将采用人民币结算。且会借助上海原油期货市场对冲价格风险

这一举措进一步拓宽了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使用范围。它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。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。这对美元霸权构成了有力挑战。

替代系统逐步崛起

全球出现了好些能替代美元的系统。其中,人民币在发展。东盟国家将30%的外汇储备配置为人民币和欧元。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行的本币债券吸引了120亿美元认购。这120亿美元里,人民币占比58%。中国与阿联酋、泰国等共同建设“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”。2024年,完成了5000万迪拉姆的跨境支付。交易效率提高了300%。交易成本降低了80%。

这些替代系统开始兴起。全球贸易结算渐渐不再依赖“美元中介”。去美元化的进程加快了。

去美元化三大趋势

尽管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中仍占主导地位。然而,“去美元化”已呈现三大趋势。其一,储备货币走向多元化。欧元、人民币等货币储备占比升至25%。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美元独大存在风险。于是开始增加其他货币储备量。目的是分散风险。

二是大宗商品定价不再使用美元。原油开始用人民币结算,其占比超过了10%。这说明在大宗商品领域,美元的定价权正面临挑战。三是区域货币联盟兴起。东盟本币结算占比达到30%。区域内国家加强本币结算合作,减少美元使用,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

大家觉得美元霸权最终会被打破吗?要是认为这篇文章对你有好处,欢迎点赞,也欢迎分享!

作者头像
tp钱包官方下载创始人

tp官方网站下载app

上一篇:21世纪第三个十年:数字货币改变全球金融体系及未来趋势
下一篇:稳定币成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强大力量,弥补传统货币空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