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内容
销量逆袭
7月汽车销售数据公布,立刻吸引了广泛关注。比亚迪销量领先大众,特斯拉销量显著下降,而“蔚小理”品牌甚至被其他几家二线新势力超越。在这股热潮中,赛力斯犹如黑马,刷新了自己单月新能源销量的最高纪录。回顾一月份,赛力斯的销量仅有3520台。七月之际,问界系列携手华为销量激增,达到了7228台。这个数字,已经超越了蔚小理。
目标远大
年初,余承东大胆预测,问界M5今年的销售目标定在三十万辆。而像“蔚小理”这样的新兴品牌,2021年的销量还没超过十万。在问界M7的发布会上,他透露,问界品牌已有两家工厂,年产量可达到三十万辆。对于赛力斯来说,若非华为的支持,这样的目标几乎无法达成。
市场优势
中年消费者在资金、购车意愿和消费观念方面,构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力量。赛力斯强调,问界系列的所有专利和销售收入都归其所有。他们的产能达到了30万辆,略超出了“蔚小理”。借助华为的支持,他们的销售网络对“蔚小理”形成了显著的压力。
负债隐忧
赛力斯的负债率达到了80%,这个数字超过了“蔚小理”以及行业的平均水平。回顾过去的财务报表,我们发现,在涉足新能源汽车行业之前,公司的负债率就一直偏高,这说明其经营管理能力较弱。目前,我们要关注的是,自从与华为合作后,公司的管理水平是否有所提升,是否能够有效降低过高的债务风险。
市值差距
赛力斯的市值比理想中的蔚来要低一半还多。尽管公司每年在研发上花费近十亿,但它的主要无形资产却来自非专利技术,专利方面几乎是空白的。这种情况不仅减少了它的现有价值,还可能阻碍它未来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努力。
前景未知
赛力斯作为华为指定的独一合作伙伴,在华为用户群体中享有崇高的地位。然而,当前供应状况不再紧绷,用户对其的评价亦有所转变。概括而言,赛力斯的发展势头良好。但若想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领军者,还需付出更多努力。
众人都在思考,赛力斯能否借助与华为的合作,解决眼前的困境,同时达成预定的销售指标?